范建梅老師遨遊書海
范老師推廣閱讀專欄
7. 閱讀價值巨大,沒閱讀習慣的人卻不知道

上文提到,「變,關鍵不在時間多少,只在能否抓緊問題核心,以簡馭繁;只在有多大決心而已!」是個想法,能取得老師認同、實踐,才有價值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某次我跟一位圖書館主任分享推動閱讀經驗時,她忽然爆了一句:「這簡直可以做培訓課程!」於是,我開始認真整理經驗,嘗試編製一套《閱讀實用培訓課程》來。

自己在前線教學22年,另外到過兩百間中學講座近20年,對學校推動閱讀情況有深度認知。如果將經驗系統化,整理出有溫度的、容易執行的指南支援學校,不失是件好事;要是能借此提升教學質素,更是超額完成。

製作培訓課程期間,曾拜訪多位在職或退休校長徵詢意見,發現熟悉閱讀的,跟不熟悉的,反應極之不同。有一位索性不見我,記得之前他曾說過「閱讀,在香港根本『無得搞』」,也質疑我說的「閱讀可以解答人生所有問題」。我想,或許他見過不少學校推閱讀勞而少功,才如此悲觀吧。幸而熟悉閱讀的校長,看了整個課程,都讚賞為「完備、豐富、到位、實用」,強化了我的信念。曾合作推閱讀的教育大學講師,也給予良好評價,還鼓勵我積極向學校推廣。

二者評價差天共地,關鍵在「對閱讀有多大認識」,甚至可簡化為「本人有無閱讀興趣和習慣」。若無,確是沒有方法和信心鼓動孩子看書。

昔日香港政府沒有推動,社會閱讀風氣不開,不能怪罪老師家長。然而,自廿年前教育改革開始,閱讀納入四大關鍵項目,我們就不能忽視它,總應想盡辦法為下一代打好這份學習以至人生重要的基礎。可惜歷年所見,學校形形式式做法卻有不少在「趕客」,例如「指定閱讀書單」常被詬病年代久遠,難有共鳴,不能誘發興趣,試問有多少學生「想讀」?更糟的是「讀完還要交報告」(高中SBA不算作此類),甚至計分、考核陸續有來。當看書變成負擔,何來興趣?怎會成習慣?被動、壓迫下,自信心如何提高?至於「廣泛圖書」,往往欠規劃持續、沒全校氛圍、缺趣味推介、無配套支援......所謂推行「學會閱讀,從閱讀中學習」,有時只是交差口號而已!

容我在此引錄教育局資料,清楚點明從「學會閱讀」到「從閱讀中學習」的意義:

  1. 提升溝通、學業及智能發展所需的基本語文能力;
  2. 在理解和詮釋閱讀內容的過程中培養思維能力;
  3. 按個人興趣和需要進行廣泛閱讀,培養多方面興趣,提升生活質素;
  4. 培養開放的態度,接納不同的意見、觀點、價值觀和文化;
  5. 豐富知識,擴展對生命的了解,面對生命的挑戰。 

我深信所有愛書人都能確認上述閱讀價值,若學校不想盡辦法栽培學生成為愛書人,顯然有失本份。如果努力過,但成效不彰,是否可以參考專業意見變一變?我們下一篇再談。

Loading...